《孤注一掷》到《新生》,申奥进步了吗?

来源:人气:124更新:2024-05-17 22:03:32

申奥执导,井柏然周依然王砚辉黄觉张艺凡主演的悬疑网剧《新生》已经正式完结,该剧以主人公“费可”之死开场,由追思会上五位“骗局受害者”的诉说拼图式铺开“费可”的一生,讲述了一个关乎人性的罗生门故事。


关于“诈骗”的题材,不禁让人联想到申奥导演执导的电影《孤注一掷》,从 《孤注一掷》到《新生》,申奥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呢?



今日影评》邀请影评人周桂伊做客节目,一起来聊聊申奥导演的新作《新生》。



影评人给《新生》整体打出8分


《新生》的热播,在网上引发了大量观众的讨论,有观众评论“对人物剖析到位,故事逐个展开,越看越刺激”,也有声音认为“有很多逻辑不能自洽的地方,不能仔细推敲后面的剧情,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”,褒贬不一。



而影评人周桂伊从题材表达、故事节奏、角色塑造、视觉呈现、整体观感 5个维度分别给《新生》打出了分数,对《新生》在题材表达和角色塑造上的表达了肯定与欣赏。



首先从题材来看,申奥导演非常好的抓住了关于处理隐蔽欲望的话题,但在表达上包装成了诈骗题材,看到最后会发现施害者不是真正的施害者,其实也是受害者,而受害者也因为自己的欲望把自己推向了更深的深渊。


《新生》初看是一场“剧本杀”式的解密游戏,实则以现实为落点,聚焦熟人诈骗的社会议题,以人性中的欲望与弱点为内核,探讨犯罪背后的多重成因,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参与到了这一场游戏里面。



其次,《新生》在角色塑造上完成度非常,井柏然的演技和个人表现力在这一次都调整到了最好。例如他骗到女高管苏倩的300万转账以后,以一种守株待兔成功的猎人心理,在房间里面拿起手机对她进行了一番表白,在这个长镜头里能感受出他的语气非常深情,但眼神非常冷酷残忍,让人隔着屏幕都不寒而栗。



而不如人意的部分在于故事节奏,《新生》第二集到第六集的节奏太精彩了,让很多观众觉得前后的节奏没有匹适;另外,第七集之后开始回溯的“费可”的背后原因时,进入了一个安全叙事模式,随着剧情的推动信息量不断稀释,也削弱了故事的紧张和悬疑以及整个环环相扣的爽感释放。


不同于《孤注一掷》的“诈骗局”


从电影《孤注一掷》到电视剧《新生》,周桂伊表示“看到申奥导演有了一次非常大的进步”,虽然《孤注一掷》和《新生》的题材都属于诈骗,但它们表达的“诈骗面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。



一方面,《孤注一掷》讲的是电信诈骗,对于大部分的观众来说,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个事情,看了片子才恍然大悟;而《新生》讲述的是熟人诈骗,它就像是在一个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人和事,平静表面下隐藏了很多的暗流汹涌,就像一个没有人可以逃脱的“狼人杀”局。


另一方面,孤注一掷更多的展现的是奇观,“监狱式工厂”、“荷官在线发牌”等内容都是大开大合的奇观,只要拍得出来,观众都会被吸引;但是《新生》讲的是每一个人内心的两种角色和不同的欲望,通过新颖人设和极具张力的悬念铺设,来拆解人性欲望与人生抉择、生活境遇的关系,题材更高了一个维度。



《新生》之后,对申奥导演更高的期待


《受益人》到《孤注一掷》再到《新生》,申奥被称为电影“反诈第一人”,但《新生》中申奥想要讲述的不是单纯的诈骗,而是去打通观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切实体验——即我们除了有自己本身的人格和人性以外,我们往往还都在扮演另外一个社会身份。



从电影到剧集,两个不同的载体需要不同的重点,申奥曾在采访中说过“当我们拍剧的时候,我们应该去拍更加接近现代人的剧,我们去拍电影的时候,我们去拍更加高维度的电影”,这是一个导演对自己两个工种的非常清晰的认知。


影像能够拓宽观众生命维度的,可以让大家看到生活之外的人的世界,在未来更期待申奥导演能洞悉我们没有去意识到的现代心理问题,看到他与我们的时代同频共振。



Copyright © 2020-2024 www.kmxibanyayu.com